车辆放松数量管制社会成本

2018-08-05 04:25阅读:52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目前的状况是几乎每个城市出租和网约车的数量总和增加了,原来的数量管制已经被新技术带来的市场变化大大突破了。行政管理资源与市场“新失灵”状态的不匹配。按照原来传统的监管方式,行政管理资源配置非常少的。比如某城市一天行政执法处理的非法网约车事件不过10~20起,而实际发生的非法运营达到上千,甚至上万起。用传统的监管手段应对新的市场失灵,出现了管理能力与运营现状不匹配的情况。

其次是平台责任能力与实际经营活动的不匹配。平台提供的是弱社会关系,一旦发生事故、纠纷甚至刑事案件的话,直接受冲击的是司乘双方。这种弱社会关系,如果没有法律和市场新规则托底和保障的话,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很多风险隐患,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比如出现顺风车杀人案这样的“黑天鹅”事件。现在更大的问题在于,两种业态明显处于不对称监管状态,传统出租车管得太多,约束过多,戴着镣铐跳舞,而网约车业态的监管机制还在逐渐形成和完善当中,因此在融合发展议题下,规制对公平竞争的引导以及环境的营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解药是什么?回顾网约车政策形成过程,会发现处于一种路径依赖:前期进入的网约车平台,复制了美国优步的经营方式,使得它一落地就是“重”的,交通部门责无旁贷成为了网约车的监管者,自然把它往“重”的方向去管。如果后退一步,从平台经济的可竞争性来看,平台的进入和退出相对来说成本比较小,应该会有更“轻”的做法。市场通过“互联网+交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不久会发现有更多的“轻”“重”新组合产生。

解铃还须系铃人,在新的技术手段下如何进行数量管制?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一个城市如果多增加一辆出租车或网约车,从司机角度来说,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了;而从乘客角度,多了一辆车,等待时间就可能降低。对于车辆数量增加,司乘之间处于利益冲突状态,但有冲突就会有调和的可能。下图中有两条效用曲线,向上的一条是司机,向下的是乘客,两条曲线交叉之处会有一个均衡点。理论上它所对应的,是目前互联网+交通融合趋势下市场比较合适的车辆数量,可以作为动态数量管制的依据。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