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古以来就是水运大省之一,境内河流多达540余条,流程44000多千米。目前,四川省内河航道总里程10540公里,居全国第四,其中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1532公里。基于这些水运资源,四川形成了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广元、资阳等17个港口,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1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233万标箱。其中规模以上港口6个,位于长江岸边的主要港口为泸州港和宜宾港。
四川此前是按照一市一港的思路,建立了17个港口,规划、建设、运营都由各市州自行完成。在运营的过程之中,同质化竞争时有出现,一定程度影响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宜宾和泸州港双方的竞争比较激烈,一方面都在补贴货运吸引货源,形成价格战;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两港都与外面港口结盟,宜宾发展与重庆、上海的关系,而泸州发展与武汉、南京的关系。
按照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四川准备首先对泸州、宜宾、乐山三港进行整合。上述发布会公布了具体路径,即成立省级公司,统筹三个港口的规划、融资、建设和管理等。整合港口、发展航运中心意义重大,但是难度也不小,主要是涉及到利益调整。
只要四川省下大决心,是有能力和条件促成整合的。实际上,近年来,沿海各省纷纷整合港口资源。比如,江苏成立港口集团,整合了南京、连云港等8大港口;浙江也组建海港投资运营集团公司,将宁波、舟山等相关港口资产整合进来。此外,新任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此前工作的广西,就较早开始推动了北部湾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广西港口整合的路径和经验可能将会为四川港口整合提供重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