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雨让这一批互联网从业者体验了一把从家漂洋过海去公司上班。打车上班?这个时候根本是不存在的。“当前排位176位,预计等待时间2小时40分钟”这样的排位等待信息足够吓退了众多用户。的确,暴雨让整个北京网约车都变得出奇的困难,但这个困难其实在暴雨之前早已存在。
今年7月份以来,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已经有不少北京用户反馈网约车叫车难,经常遇到半小时没司机接单、非高峰时段也要排位等候的情况。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本地户籍,比例约为2.4%。而北京网约车司机中,北京本地户籍的占比也很少。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日前组织对黑出租车、黑网约车等开展打击。按照新规要求,对于网约黑车,执法总队将对车辆进行30天至60天的扣押,并对司机处以1万~3万元的罚款。
这样的处罚力度足够严格,扣车1~2个月,基本上网约车司机也不用继续接单干活了。因此,很多司机担心被查都不敢再出去拉活。此外,按照此前的专车新政,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必须经过审核,司机需要通过考试来领取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参与营运。但是现在愿意去考证的北京户籍司机并不多,而考证的前提是需要将车辆改为营运车辆,这意味着车辆将被强制8年报废。
不得不提的是,以Uber、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应用的诞生,成功让个人移动出行市场的创业者们仍然享受着在极短时间内将整个产业向前推进3年、5年甚至是10年的胜利。而2016年7月,《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也让此前由于破坏性创新而一直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滴滴、Uber终于看到了“合法身份”。但专车新政发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网约车市场一直停留在新政的灰色地带,非京籍司机,非京牌私家车大量存在,大家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