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国内港口收费情况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早前相关部门询问了几次收费修改意见,要规范港口收费情况,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2014年以来,交通部、发改委便出台了一系列港口价格改革政策措施,不仅放开了港口竞争服务性收费,还将港口装卸费、船舶供应服务费等调整为市场调节价,并精简了收费项目,从45项减压到17项。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此次再将两项费用纳入到港口作业包干费中,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进一步从17项下降至15项。不过,从实际情况看,费项减少并未给船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成本改善。实际上总成本并没有省下来,并不像报道的那样乐观。
船公司的成本由多方面组成,其中几个关键指标,如燃油、建造、技术、人力等都需要花费大量资本,因此降低港口使费其实对降低航运成本作用有限。不过,业内人士均肯定了港口收费改革所代表的行业方向,即收费规范化。
港口的收费看上去一直是市场化导向,但其实是最垄断的,定价机制及附加服务费都掌握在港口手中。包干费应包含地面上的所有费用,但在实操中还有各类“隐性消费”,比如在包干费付完之后会再要求船公司对其他如寄单、装柜等项目进行额外收费。
相关部门2014年以来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港口收费,例如在去年的港口收费新规中改革了拖轮费的计费方式、优化了船舶引航收费结构,并对理货服务费实行了市场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