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供给面也在迅速扩大。根据相关国家部委此前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年产销将达200万辆。仅2015年至2017年6月底这一期间,国内已经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已超过200个,相关投资金额高达1万亿元以上,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已超过2000万辆。
除比亚迪计划到2020年投资150亿元实现60万辆产能;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能源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北汽新能源计划2020年实现年产销50万辆纯电动汽车;长安汽车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35万辆、到2025年达到全面电气化、新能源车型销售达到116万辆外,更有各种“造车新势力”投身新能源汽车制造。此前,国家调整光伏补贴政策,资本市场的反应较为剧烈。同样高度依赖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是否过剩,也因此成了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
新能源车产能还没有过剩,现在属于高度发展的一个起步期。只是短期的一个产能规划过剩。未来还需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考验,与光伏的这种非市场化运行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新能源车是存在表面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是规划的产能过剩,实际不一定都投产。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很多新能源的造车新势力都很难按规划达产,不必过分担忧。
很多公司产能规划规模巨大,动辄几十万台,实际的产能利用率却很低,用规划数字来判断产能过剩是不合适的。“国家先把口子放开,大家尽管去开拓市场。然后逐步收紧,优胜劣汰。这种方法比定向培养效率要高多了。过剩的都是劣质产能,好的产品依旧紧俏,所以这个市场前景还是好的,是积极的,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