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中欧市场为例,截至2015年底,较2010年航空市场增加了61%,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超过10%。中欧市场对于国内航空公司的意义举足轻重。马崇贤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欧航空市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远程市场,新增需求规模比较大。2017年同比增速达到了11.8%。此外,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直飞成员达到了31家,但是中欧航空市场也面临市场整体集中度不高、周边分流严重的问题。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欧航线其实是国内航空公司从区域公司向全球航企前进的“试金石”,航空公司一般都是从欧洲线开始飞,然后才会飞北美航线。只有在中欧航线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才能成长为有竞争力的全球航空企业。中欧航线对于中国航空公司而言可谓盈利“大户”。随着欧洲航线的开拓,国内通往欧洲的航线也开始拓展至二线城市,整体处于发展稳健但增速不快的特点。此外,补贴问题也是二线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根据长沙市财政局2017年11月发布的公告,去年上半年,湖南省、长沙市两级政府专门为重大国际航线拨付补贴资金达到11855.5万元,其中广州-长沙-法兰克福航线补贴额多达6835.5万元、长沙-悉尼航线补贴额为4316万元。特别是二线城市,对这一块非常着急,投入了很多资金,所以也有很多觉得是不可持续的。提到二线城市的中欧航空市场竞速中的补贴问题,重庆机场集团监事会主席黄伟深有感触。
政府补贴不一定什么都可以培养出来,要看市场有没有潜力。”黄伟认为,如果一个县城或地级市的基础客源较少,可能面临收益周期长的问题,但大多数航空补贴都会有收益,除了航空业务本身,要看到新增客流对于当地区域经济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