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青岛市重点培育的工业千亿级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经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2016年9月,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青岛落地生根,为产业未来发展注入了强悍的“新动能”。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是推动轨道交通技术持续创新的必然选择,是继续擦亮我国高端装备“新名片”的必然选择,是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中心的落地,既是战略机遇,也是历史重托。

目前,创新中心建设已列入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并确定为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600亿元,规划用地约6平方公里,在城阳区建设整合全球轨道交通领域创新资源的产业集聚区,在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建设“三平台、两中心、一网络”(高速列车技术与产品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大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合作转移与辐射中心、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检测认证中心;开放的、国际化、专业化协同创新资源网络)。
围绕产城融合,打造“森林式”创新生态科研环境
“五一”过后的首个工作日,位于青岛城阳区的创新中心项目工地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施工。记者看到,现场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和临时道路浇筑,开始搭设临时办公区和宿舍。雨后的土地还有些泥泞,挖掘机正在开挖基坑。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数据了解,2018年,创新中心确定了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磁浮实验中心、高速磁浮试制中心、中车云平台、环境风洞实验室和磁浮试验线(暂定)等平台项目开工,总占地约600亩,估算总投资约60亿元。
“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深度契合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课题,将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发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保明介绍,中车和青岛市将致力于联合打造一个具有时代、科技、人文、生态、环保、节能、智慧和产城融合、宜研宜学宜居等多种特征,极具创新活力的“森林式”创新生态科研环境;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
相关研究报告:
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