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已成为实施农村脱贫攻坚“新动能”

2018-05-03 05:00阅读:53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服务于“三农”,对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发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山村,最急迫的事就是农村公路建设。近两年,零陵区凼底乡桴江贫困村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了牛郎岭桥、泥头口桥两座公路桥梁和9.1公里通组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路修通了,桥架好了,老百姓在村内村外和公路两旁,都种下了百香果、杨梅树、黄栀子等农业经济作物,脱贫致富信心倍增。

路一畅,百业旺。交通走好“先手棋”,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公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实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解决好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稳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路通是福,路通即富”。永州市一些地方特色产业,因路而起,且因路而兴。祁阳县文明铺镇新塘角村近两年共投入约230万元,修建了3.4公路通村公路和2.2公里产业园区道路。巢已筑好,引来了金凤凰。村民以土地入股组建祁阳县新塘角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与有成熟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较稳定销售渠道的祁阳县天之龙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槟榔芋、香姜等特色种植产业。预计该产业项目可为村民人均增加纯收入2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以上。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零陵区何仙姑村,拥有良好自然环境和独特人文环境,但由于交通设施发展不足,长期以来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2015年,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交通运输部门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行路难”入手,投资近400万元,完成了村里3.5公里通村组公路和6.5公里主干村道提质改造,正在规划按二级公路标准新建5公里旅游公路,将终点延伸至何仙姑村。路通了,何仙姑村积极对接“零陵古城”旅游开发建设,打造民俗特色旅游乡村,通过土地租金、项目务工收入、景观门票收入分成、带动农民开办农家乐等旅游经济直接增加村民收入,可促进农民年均增收达4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发展路子,已成为全市“交通+生态旅游”的生动样本。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