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城市经济的“蓝色引擎”,海港对地区GDP的带动作用可谓巨大。如何将港口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也是“铁路港”备受关注的焦点。但对于新生港口而言,最为要害的,仍是线路开通的情况如何,以及货物的满载和重载情况。2017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达3271列,同比增长了92.2%,几个主要城市的开行数量均有明显上升。各城市的稳定开行,意味着竞争仍将持续,在现有机制下,班列向市场化转型的动力明显不足。由此,班列本身才是能够继续引发后续贸易、产业等效应的核心要素。
蓉欧快铁现阶段瞄准的正是线路的继续铺开,以及在亚欧大陆的加速成网。上周开行的维也纳班列成为成都国际班列的第16条线路。成都还将进一步探索开启南向战略新通道。根据成都去年公开的规划,蓉欧快铁将实现覆盖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在“一带一路”国家重要节点设立办事处,搭建覆盖欧洲主要节点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体系。如今,该规划正在有序落实当中。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港口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港口线路的加密,能够直接影响到班列的稳定性。如今,蓉欧班列基本稳定在每周去程12班,回程8班的频率。这与铁路港推出的“天天蓉欧”相比已多出一倍。随着班列数量不断上升,蓉欧快铁能够定时定点开行公共班列,这样可为工厂和货主带来确定的生产和运输计划。这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张倞那里得到了印证,“原来不准备走成都的也决定从成都走,即使别的地方价格低一点,也愿意从成都走。”
新班列的开行,亦能够带来一系列“溢出”效应——据港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番维也纳最高访问团的到访,为班列的对外展示带来新的机遇,已有企业前来联络,更重要的是,它将有可能为成都青白江带来多方面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