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行大战,是‘逐鹿中原’,那时候O2O刚刚开始,本质是资本驱动的竞争,比拼的是谁资本多、谁运营效率高。滴滴凭借巨大的资本优势和不错的运营效率获胜了,这是历史”。谈及过去的网约车的“补贴大战”。
滴滴一直的秉性是“资本驱动型”,但是从市场长远来看,还是要回到用户价值上。滴滴虽然通过资本的方式形成了垄断,让用户没有选择,但是一直不是“用户驱动型”的企业,没有通过建立用户价值,构筑自己的壁垒。这就给了其他企业“可乘之机”。
然而,无论是滴滴还是美团,都是前期经历大量资本投入和“烧钱”补贴后杀出重围的企业。随着市场的发展,经过野蛮生长期,竞争早已不是简单的“补贴大战”。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包括在宣布获得“网约车牌照”后,携程国内专车事业部CEO李乔也公开表示,网约车市场规模庞大,行业前景难以估量。但现在已经从“拼补贴”的时代,进入到“拼服务”的时代。用户更乐意为好服务买单,一味地补贴只会损失服务质量,损失口碑,最终损失用户。
面对诸多巨头以“新选手”身份入局网约车的局面,未来市场将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滴滴还是会处于领先地位,专业化优势会大于多元化,滴滴是专注于出行领域的平台,而其他平台则定位于业务的拓展,性质不一样。这个市场虽然有机会,但是并不是留给创业企业的了,因为对于资本、运营的要求还是很高。市场今非昔比,经历了共享单车、共享租车几轮大战的资本市场,对于很“烧钱”的业务也比较警惕了,所以只有巨头才可以做。
美团做出行不是“挑事”,而是“自然生长”,这也符合王兴的看法。生活服务本身就是一个一站式的解决方案,美团在覆盖了吃喝玩等领域之后,出行是必然的用户需求。而美团的用户和滴滴的用户重合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