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技术的诞生已经有好多年。尽管这一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投入自动驾驶研发的汽车以及科技公司使用,但至今仍未走向大规模商业化。而Uber的这起伤人致死事件可能为激光雷达的商业化进程再度蒙上阴影。就抵达了坐落在Hellyer大道5521号的Velodyne新厂房。这里曾是美国科技巨头思科(Cisco)的厂房,后来被Velodyne买下,去年4月开始启用,专门用于目前高端激光雷达产品的生产制造。
这一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英尺(约2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拥有数百名员工。在人机协作的生产线上,忙碌地完成激光发射器以及信号接收器的调校工作,这是决定激光雷达技术是否能够精确运用的关键。在生产线上,大部分工人正在从事的是32线激光雷达的手工调校工作,另有一小部分员工从事的是目前Velodyne市场上销售的最为高端的产品VLS-128的调校工作。
要保证激光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不出差错,手工组装和调校普遍比较耗时,这也是为何激光雷达产品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的原因。现在人机协作的分工基本是一半一半,但是随着公司推出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未来的汽车生产线将实现全自动化,也就是不再需要工人手工进行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调校工作,机器就能自动完成。这也能极大地缩减成本。
Velodyne今年的目标是实现百万台激光雷达的产能,通过大规模量产来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今年年初,Velodyne已经对基本的16线激光雷达产品进行降价,价格从7999美元降至3999美元。等到完全实现大规模量产后,未来激光雷达的售价可能仅为目前价格的十分之一。
Velodyne在上年的营收同比翻了四倍,其中16线激光雷达上年出货超过10000台。32线激光雷达出货量也超过1000台。32线也是今年Velodyne的主力产品。“当然还有很多客户将会向128线激光雷达转移,这是因为这一传感器具有的长探测距离和高分辨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