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车企已经可以做到L2级别,由自动系统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要监控驾驶环境并准备随时接管。一些领先的企业正在冲刺L3至L4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到了L3级别的车辆可以独立完成几乎全部的驾驶操作,但驾驶员仍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应对不了的情况。L4和L5级别可统称为“无人驾驶”。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汽车可以在完全不需要驾驶员介入的情况下来进行所有的驾驶操作,两者的区别在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部分场景下,L5级别则要求汽车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做到无人驾驶。从技术层面,企业向上进攻时就会遇到不少挑战,越往上难度将呈几何倍数增加。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磕磕碰碰难以避免,无论是特斯拉还是Uber;无论是辅助性自动驾驶还是全自动驾驶,都难以做到万无一失。
然而,汽车与人们的性命休戚相关,又容不得半点冒进和闪失,这要求企业在导入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时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面对脆弱的人类,造车者必须抱着敬畏之心,反复论证新技术的安全性。再酷再炫的汽车新技术,假如无法满足安全的前提,都将是海市蜃楼,无法实现商业化。
自动驾驶所面对的不仅是技术上的难度,在基础设施、法律、道德等层面也将遭遇重重障碍和考验。例如,在驾驶操作由人切换到车辆的过程中,车与人之间的责任如何来厘清,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和最大程度维护各方的安全,这对未来的自动驾驶立法而言都是极大挑战。
路漫漫其修远兮,从自动驾驶设想提出至今有80多年,在这个日趋喧嚣的领域,企业在拥有激情的同时,也亟须保持客观与冷静,激进只会毁掉当初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