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大众集团的电动化战略“RoadmapE”,在接下来的七至八年里,大众将实现多达40款新能源车在中国本土生产。此外,大众与中国的江淮汽车新成立的合资企业的首款电动车产品,将在2018年下半年推向市场。为了进一步推进整个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包括新的车型产品、工厂和生产设备等相关方面的发展,大众计划到2025年,与合资企业在电动化方面共计投入约100亿欧元。
未来将在一汽-大众的广东基地、上汽大众的嘉定基地以及新的合资伙伴江淮大众三地同时生产电动车,而适应中国市场消费者的电动SUV车型也会同时由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江淮大众推出。另外,大众还计划将中国市场受到欢迎的合资企业车型出口至东南亚市场。
而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焦点则是大众牵手了中国的本土电池生产企业宁德时代。到2025年,为满足大众集团每年的电动汽车车队运营将需要超过150千兆瓦小时的电池容量,相当于至少四个超级电池工厂的年产量。大众集团已经着手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能源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2021~2022年左右大众集团希望在能源密度方面取得进展。
而在电池产量供应方面,此前大众集团面向全球市场已进行了电池采购招标,订单金额将有500亿欧元。截至目前,大众集团在欧洲与中国已达成合作的电池采购订单金额已达200亿欧元。据大众集团3月13日透露的信息,第一家中国的电池合作伙伴为宁德时代,大众集团也将很快在北美市场与相应电池供应商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给宁德时代的第一批订单主要是针对我们即将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当前我们使用的电池供应商只会来自中国本土,未来情况也可能发生改变。其次,已经公布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将服务于我们在中国所有本土化生产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