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共享单车在此轮融资前的最近的一次融资发生在2017年7月。在此之前,密集的融资保障了它的不断扩张,两次融资间隔最长的一次是D轮和E轮之间的4个月。数月没有资金注入让ofo屡次传出资金链紧张、用户押金被挪用等负面消息。与此同时,其与大股东滴滴的关系紧张和微妙博弈也被反复提及。
2016年9月,ofo获滴滴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至2017年上半年,滴滴已通过多轮融资跻身ofo第一大机构股东,拥有近30%股份和两个董事会席位。在诸多报道中,ofo和滴滴在控制权以及企业的后续的发展上产生了分歧,滴滴向ofo派驻高管后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阿里被认为是ofo共享单车引进来制衡大股东滴滴的选择。ofo创始人戴威通过动产抵押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的借款。
需要注意的是,若扣除掉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约2.8亿美元)的借款,ofo本轮实际融资可能只有5.8亿美元。根据公开数据,ofo全球拥有的单车数量约为1200万辆。也就是说,它几乎是以目前运营的所有单车换取了阿里的借款,这也从侧面反映了ofo的融资困境和压力。
据称,阿里系股东已经进入了ofo董事会,ofo方面并未对此进行回应。张毅认为,阿里对ofo的控制是迟早的事情。对于阿里来说,ofo的单车和用户足够多,对自身来说是绝好的流量入口,就像阿里收购UC和高德一样,这都符合阿里拓展流量入口的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