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资股比放开,汽车行业内已热议多年。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四十八条规定:汽车整车、专用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摩托车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 。但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变化,放开合资股比限制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在2014年的汽车界“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工信部所管辖范围内,如钢铁、化纤等,会分时段有序放开合资股比,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汽车业会往后放一放。汽车行业普遍担心的问题是,合资股比放开会对处于上升势头的自主品牌发展带来冲击。而赞成放开的意见则认为,股比限制政策使国有汽车集团满足于现有的市场利益,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吉利是当时少有的赞成派之一。“50:50股比的放开,不是简单地从中国的汽车公司利益角度出发,而是要从整个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出发。如果不放开股比,长期看来会损害国家竞争力。”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如是说。2016年4月,在中国汽车论坛闭门峰会上,长则8年,短则3~5年合资股比就会放开”。这也是政府层面首次透露汽车合资企业股比放开的时间表,但彼时,行业内依然有不赞同的声音。
在同年7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算了一笔账,“2014年,合资车企的利润为670亿元,让出一个百分点就是67亿元;如果在股比上做出让步,我们将失去主导权。”2017年4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委三部委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完善内外资投资管理制度,有序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至此,汽车业内普遍意识到,合资股比开放是必然趋势,业内也开始把关注重点聚焦在怎样放开以及何时放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