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航班时刻资源现状是,包括京沪广在内的繁忙机场时刻“一刻难求”,航空公司尤其是中小或新进航空公司根本拿不到热门航线时刻。在2015年10月的广州白云机场时刻拍卖试点中,有航空公司甚至拍出了一对时刻9000万的天价。
通过拍卖产生的价值是明显可见的,更多隐性成本更是无法评估。“要拿到好航线、好时刻,肯定要跟上面搞好关系。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每家航空公司的做法各不相同。比如他曾经任职的航空公司,请吃请喝、赞助旅游都有过,而有的航空公司则一度定期给审批部门送上“航线协调费”。
现行的航班时刻管理办法只规定了航空公司如何申请,以及民航局协调分配的流程,至于到底是怎么分配的,为什么给了A航空公司没给B航空公司,对我们来说就只有一个“暗箱”。现行办法共计11页40条,其中对于“航班时刻怎么分配”这个核心内容,只有第25条涉及。
目前对于哪家公司能获得什么时刻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各个地方管理局的说法都不一样,每到一个航季的时刻协调会时,往往都是“白天会场烟雾弥漫,晚上各家大显神通”。这也导致一个个权力寻租的黑洞产生。2010年开始的那一场民航反腐风暴,就曾将民航空域资源管理多年的潜规则揭开,一些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协调到好的航线和时刻的中间商,与航空公司和负责审批的民航局管理人员形成了利益输送链条。
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民航反腐风暴,被带走调查的民航局官员也很多曾在运输司工作,而运输司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对航空公司新开航线航班、时刻资源以及新设航空公司的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