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营里程要求上,对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含环卫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等申请财政补贴不作要求;而对于用作运营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门槛将从此前的3万公里降至2万公里。补贴资金将在上牌后部分兑付,并在运营企业达到2万公里里程后全部拨付。
此外,要求取消地方目录,破除地方保护。政策规定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地方保护措施,包括设置地方目录或备案、限制补贴资金发放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设置了补贴过渡期。从今年2月起实施,至6月为过渡期。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此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及客车按照2017年补贴标准的0.7倍进行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车补贴标准不变。
在过渡期,将使用2017年的政策进行打折,比2018年的政策还是有一些优势。判断1月份-3月份会比较好,5月份-6月份有所回落,再进入下半年的推动期。而具体到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
2017年的补贴额度是按照续航里程,辅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作为判断标准的。按照这样的补贴方案,此前也出现了部分被称为“占号神器”的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5万元左右,享受补贴和店内优惠后,售价大约在6万元左右。但目前来看,调整后的补贴政策,不仅涉及到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还引入了能耗调整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