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无人机市场发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其中。在国外,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跨界瓜分无人机发展红利。在国内,除京东外,多家快递公司和电商巨头都已加入无人机物流的开发应用。其中,顺丰、圆通为代表组成“快递系”,京东、菜鸟、苏宁打头则构成“电商系”。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物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52万亿元,物流快递面临提质提量的双重压力。其实早在2013年,顺丰就开始试飞小型无人机,2015年逐步拓展到吨位级大型无人机。“电商系”代表京东则在2017年组建无人机飞行服务队,大举进军无人机领域。同年“双11”,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和菜鸟网络也落地了无人机群组,为岛屿、交通不便的山村配送包裹。
从对物流无人机的研发来看,无人机“电商系”与“快递系”做的虽都是物流,但着重点不同。京东方面即表示:“我们的场景跟顺丰不一样,我们的飞机不是靠空中这点送到那点,而是做供应链,仓库的布局。”面对无人机物流领域布局加速与低空航运制度不畅之间的矛盾,我国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开始放宽对低空领域的飞行管控。
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已对无人机种类、驾驶员要求、空域申请、安全监管作出详细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无人机能解决目前一些物流无法到达偏远地区的痛点。尽管如此,其在具体落地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空中管制,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更多许可。目前一些企业取得的“开放”空域彼此独立,无法实现大范围配送。在具体操作上,所有的飞行计划还是需要单独申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