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各类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成熟,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市场的多元化格局也逐渐成形。日前,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工信部也组织召开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座谈会,对甲醇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进行了讨论。
国家粮食局还印发《2018年粮食流通工作要点》,要求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消费,努力拓宽消化渠道。财政部等部门发布通知,提出进一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专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在业内看来,随着氢燃料电池、甲醇、乙醇“多管齐下”,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能源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能源供给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未来汽车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愈加清晰,燃油车退局已成必然。去年9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我国正在制定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当其时。新能源汽车通常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是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的环保型汽车的统称,包括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乙醇汽车等。
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例,在车用能源领域,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实现车辆使用阶段零排放、全生命周期低排放的重要技术方案。2011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引导并鼓励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氢能源产业发展。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我国还将选取政府有积极性、氢能源和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先期可以商用车为突破口,通过一定规模的应用,打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源供应链,探索低成本商业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