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率,使得绿色出行更为方便?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通过先进的移动支付方式与传统的公交、地铁相结合,可以增加城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公交地铁的人流量极大,所以要求支付快捷。但公交地铁场景中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网络稳定性差,尤其是隧道、地下环境里,有时连网络信号都没有。支付宝曾经尝试过手机NFC支付技术,这对用户而言使用门槛变高,而且设备兼容性较差,行业利益链也很复杂,挑战极大而用户接受度极低。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内主要的移动支付网络运营商,如支付宝、微信、银联等都在城市交通移动支付领域有所布局。截至2018年1月底,支付宝已经在全国50座城市实现了公共交通的可移动支付,而微信覆盖城市达到37座。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扫码付款功能现场购票,还可以实现“互联网购票”,即通过支付宝内的相关程序提前购票,到地铁站后机扫码取票,可以节省购票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
杭州宣布该城市的所有地铁站点都将支持刷支付宝进站。同时,上海和广州公布将在2018年支持手机二维码乘车。目前,杭州和西安已经率先实现了全部地铁站点支付宝移动支付。目前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上的应用范围,正在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截至2018年1月底,金华、温州、佛山、肇庆、宁波、嘉兴等城市,均有10条以上的公交线路具备移动支付能力。
移动支付不仅可以改变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除公交地铁外,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的另一种方式。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以220万辆共享单车的拥有量居全国第一,成都、深圳、杭州和广州的共享单车数量均超过8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