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今年春运的新特点,首先是总量矛盾有所缓解。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客运结构发生变化,铁路、民航分别增长8.8%和10%,道路下降1.6%,道路客运首次出现负增长。其次是部分地区铁路矛盾有所缓解。去年投产3000多公里铁路新线,“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已经形成,特别是兰州到重庆的兰渝铁路、西安到成都的西成高铁、重庆到贵阳的渝贵铁路等线路的陆续开通,西部地区的客运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是节后运输压力较大。今年春节较晚,节后探亲、旅游、学生、务工客流叠加,预计最高峰日客运量将超过1亿人次。此外,近几年私家车出行数量大幅增长,去年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同比增长14%以上,道路保安全、保畅通的任务加重。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铁路运力扩容方面,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介绍,今年将增开旅客列车。
在每天开行图定旅客列车的基础上加开临客,每天可增加运力150万人左右;另外,加开夜间高铁。通俗来讲就是“红眼高铁”,在需求矛盾最集中的京广、沪昆、贵广、京哈等方向,增开88.5对夜间高铁列车,每天可增加运力10万人左右;三是充分利用新线能力。2017年,投产新线3038公里,今年春运前又开通了西成高铁、渝贵铁路、兰渝铁路三条大能力通道,极大缓解了成渝地区的春运压力,仅广深地区往成渝地区的运力增幅可达到40%以上。
当然,对于春运特殊时期的旅客需求,铁路还不可能完全满足高峰需求。今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29.8亿人次,铁路的运力只有3.9亿人次。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铁路建设力度,努力解决运输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综合交通体系作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