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5架飞机改装完,将实现中国自有的民航安装队伍,为后期改装工作的效率提升提供经验,也会带动整个航空WiFi产业链,促使Ka卫星商用的新型商业模式出现。Ka卫星80%多是用于航空的。改造一架飞机的成本大约在300万元左右,仍是不小的花费。而设备的埋单,联通航美提供多套解决方案,可以是航企买断,也可以是由联通航美埋单。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航空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Ku的条件下航空公司即使收费都不挣钱,Ku流量成本太高。航空WiFi产业的发展前途依赖于流量成本的快速下降,显然基于Ka频段的卫星通信技术更具优势。对于日后Ka频段卫星通信的流量费用,郭曼表示随着更多卫星“上天”,费用将越来越低。目前中星16号主要覆盖东部,而2019年还将发射基于Ka频段主要覆盖西部的带宽为18G的卫星,2020年将发射同样基于Ka频段的带宽为300G的卫星。
有了“4G网速”的机上互联网系统,费用由航企承担还是乘客分担亦在业内有着不同的看法。郭曼对此也比较矛盾:一方面联通航美的愿景是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客舱互联网,但另一方面郭曼也指出目前收费模式更利于产业健康发展。
现在资源还是比较稀缺,成本还是比较高。随着卫星容量的不断扩大,未来流量费用将比4G资费还要便宜,航空WiFi就更像是航企为乘客提供的附加服务,但现在仍需通过付费模式来保证体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