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车市增速将进一步走低。汽车数据决策服务商威尔森的数据综合分析影响2018年车市走势的因素认为,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造成乘用车市场减少180万辆销量;与此同时,出行多样化使得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及可选择性大幅提高,相对地也抑制了大量的私人购车意愿。尽管网约车曾催生短暂的额外司机购车需求,但长期来看,其对整体乘用车市场的购车意愿带来更多的是负面影响。因此,预计将造成48.7万辆的销量流失。
不过,市场也有相对利好的因素,首先是持续增长的居民购买力,预计带来102.3万辆的销量,其次是新车上市结构向新能源车大幅倾斜,供给因素带来14.6万辆的销量。两者对冲,2018年乘用车市场预期零售量增速或仅为0.3%左右。虽然市场增速不足1%,但是2018年将是近几年来,新车上市最多的一年。按照威尔森提供的数据,2018年乘用车市场将上市新车达到194款,为历年新高。在此背景之下,2018年车市价格战将全面打响。
车市的供给侧改革在2017年已经开始打响。从企业层面看,2017年强者恒强的态势越发明显。合资品牌中,日系全面复苏,韩系现代、起亚仍然在低谷中等待机会,法系也在困境中艰难跋涉。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北京现代在华累计销量为78.5万辆,同比下跌了31.3%;而东风悦达起亚的累计销量仅为36万辆,同比下跌44.6%。2017年神龙汽车全年销售汽车仅为37.8万辆,同比下降36.85%,仅完成年初制定的70万销量目标的一半左右。自主品牌方面,去年吉利、上汽以及广汽都取得了较高增速,三家分别达到68%、62%以及37%;但江淮去年销量下滑了近四成,另一家众泰只完成目标销量的80%。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汽车价格战早已在2017年全面打响。合资领域,为围剿自主车企的反扑,北京现代去年9月份推出的全新瑞纳,起步价格竟然低至5万元,起步价较此前首发上市时低了近2.5万元;豪华车方面,凯迪拉克放言要靠低价策略抢夺消费者,包括捷豹路虎、英菲尼迪、沃尔沃都只能被动接招;自主品牌领域,终端价格和市场盈利都长期表现不错的长城,2017年也因为降价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利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