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滴滴和优步中国成功合并了。好不容易,这场大体量并购的磨合期熬过去了,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像当年的网约车一样火热了。对于投资方滴滴来说,这是好事。自ofo的C1轮融资加入后,滴滴不断重金增持。多次投资ofo,从滴滴来看,已经成功打通了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之间的连通环节,特别是2017年4月,ofo宣布正式接入滴滴之后。
砸钱又砸资源,滴滴想要的不仅仅是业务的连通。多次追投ofo之后,作为ofo最大的机构股东,滴滴想要的是完全的掌控。为此,2017年7月,滴滴就派出三名高管进驻ofo,分别担任执行总裁、市场负责人和CFO。只是,当年11月底滴滴派驻ofo的几名高管集体“休假”出走。
派驻去ofo的高管又被打回滴滴,这背后是不愿意被掌控的ofo和强势的滴滴已经“闹掰”了的事实。此前ofo和摩拜商议合并的一事背后的主导者也是滴滴。滴滴希望通过摩拜和ofo的合并,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把共享单车纳入滴滴的生态。只是,摩拜和ofo的创始团队对合并抵触,而最终导致ofo与滴滴之间矛盾越来越大。
最新的传闻是ofo正在进行一轮新的融资,领投方是阿里。阿里的投资很有可能会动摇滴滴在ofo的绝对控制权。滴滴意识到共享单车业务还是得自己亲手做才踏实。于是,滴滴很快成立了自己的共享单车事业部,收购了小蓝单车的部分资产,亲自入局操作共享单车市场。
而托管小蓝单车更多是滴滴在共享单车市场的冷启动,为了之后的滴滴自有品牌共享单车铺路。按照小蓝单车此前官方口径,公司拥有近1000万用户的资源。除了用户知名度,小蓝单车对于滴滴而言目前最大的价值应该是车辆牌照资源。
共享单车大战从2016年烧到2018年,限投政策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正式执行。而此前主打一二线城市的小蓝单车的优势是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都具备投放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