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上班、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多,行业标准滞后,监管不及时,电动自行车自身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开始增多,这严重影响人身财产安全。这一现象背后,是整个充电行业令人担忧的现状。从产品层面来说,充电的核心产品——充电器质量堪忧。
90%市售充电器不合格,极易引发充电火灾。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为电动自行车提供能源的电池,则缺乏统一标准,类型、规格多样,劣质电池充斥市场。车辆线路老化、短路也是造成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原因。目前的充电服务,零散分布在各个小区、物业,以物业提供插座、用户自带充电器方式完成充电。更多的用户将车辆推入室内,或将电池拆卸入室充电,安全隐患极大。
严重的安全隐患引起了各方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的重视。2017年12月,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而就在前不久,有相关专家也表示,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相关安全规范应改为强制标准,尤其是在充电装置方面,应尽早制定电动车充电设备的技术行业标准。
国家的强制立法只能约束到生产厂家和销售厂家。生产产家在出厂时要明确合格检验标准也就是国家出台的强制标准,销售厂家在销售时也应明确合格证。任何一方存在问题都是违法的,但对于个人要在哪里充电的监管则比较困难,可操作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