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取得的成就——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65%。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另一方面以高铁、高原高寒铁路、重轨铁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成果,标志中国铁路技术水平整体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球铁路合作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首先,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铁路来支;撑其次,铁路建设可以有效拉动城镇化与就业率;第三,第三次技术革命为铁路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最后,环保低碳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铁路。未来20到25年,世界铁路建设需求量约在12万~15万公里,其中高铁建设大概在1.5万~3万公里(不含中国),2020年轨道交通装备新造市场和维修市场容量约为1330亿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高铁在内的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非常好的机遇期。
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铁路“走出去”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面临市场准入和技术壁垒等挑战。即主动对接东道国的战略规划,把设计咨询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先导,使得中国铁路“走出去”逐步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输出转变。
而合作联盟战略则是应和优势企业组成联合体,来与对手竞争。其举例道,印尼雅万高铁,就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的中国企业联合体和印尼企业联合起来,从而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