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企业最终不是死于资金问题,而是死于产品。目前新造车企业蜂拥而至,但最终淘汰率可能非常惊人,未来能够活下来的新造车企业可能仅有3家-4家。对于这些新兴的造车企业,目前很难说谁可以真正成长起来笑到最后。他表示,产品还是要经过市场检验的。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走在前列的互联网造车企业中,小鹏汽车选择与海马汽车合作解决造车资质问题,10月,其首批15辆量产SUV车型已在郑州下线,位于肇庆的生产基地将于2019年建成投产,一期规划年产能10万辆。而蔚来汽车也已经与江淮汽车签订合作协议,日前首家蔚来中心已经揭幕,其首款车型ES8将在今年12月16日公布价格并正式上市。
威马汽车则宣称将在12月举行品牌发布会,届时其首款量产车将正式亮相,2018年在其温州智能制造工厂量产下线。除此之外,早在今年8月份,车和家的首款轻型电动车SEV已经在其位于常州的第一生产基地下线。由此可见,在即将到来的2018年,互联网造车企业的量产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互联网造车企业对资本的依赖性较大,新产品上市之初,不足之处很容易被无限放大,这很可能对其下一步融资造成不利影响。也因此,在他看来,在产品逐步落地之后,新造车势力的各自命运或许会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