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 年,相较于贾跃亭的乐视汽车,小鹏汽车显得异常低调。小鹏汽车的创始团队和背后的投资人堪称高配,包括 UC 创始人何小鹏、58 同城CEO姚劲波、猎豹移动CEO傅盛等。除了人员的豪华配置,小鹏汽车在车辆硬件配置上看似也不含糊。
据介绍,小鹏在动力电池上参考了特斯拉的18650 型号锂离子电池方案,采用了液冷系统,152wh/kg的能量密度甚至高于宁德时代为大多数主流车企提供的电池性能;为其生产电池的欣旺达曾参与iPhone X的电池供应配套;而由精进电动提供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达到 140kW。就是这么一家明星公司,由于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所以与蔚来一样,只能选择委托代工方式生产车辆。在目前的合作下,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小鹏汽车主要负责研发、供应链系统、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而代工方海马汽车则负责制造环节。
对于这一点,小鹏汽车内部人士显得尤为谨慎而敏感。据他介绍,小鹏汽车也在重金投入建造自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工厂。尽管小鹏汽车背后拥簇着众多互联网大佬,并多次强调对标特斯拉。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个由海马代工生产的不甚知名的品牌,或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乃至“埋单”。而这也是国内互联网造车企业量产之后都要面临的一道坎。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无技术优势、无产业规模的企业将会被大量兼并重组或淘汰。
基于此,小鹏汽车打出“低价”+“租赁”组合拳。小鹏的目标价格要压缩在补贴完10 万元左右。同时,结合时下热门的共享用车服务,小鹏或将主打以租代购的长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消费者对于售后服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