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目前新势力造车企业不同背景,包括做零部件的、做产品设计的等等,都并不具备整车集成能力。车是“硬件+软件+服务”,整车集成能力是考验一家企业很重要的标准,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即使供应商能提供最好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不一定是最好的车。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新势力造车企业首先要把量产能力做好,再做广告、宣传,虽然可以一年砸10亿或者20亿去做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但却没有美誉度,而美誉度靠的是用户口碑。
从产品本身来讲,新造车势力有一个误区:把造车想的太简单了。2007年开始造车,起初也觉得造电动车非常简单,结果发现,电动这一部分很好造,难造的还是车本身。新势力造车一定要敬畏传统造车,这是做了十年实业之后的深刻体会。
互联网造车认为传统车企又笨又慢,不知道跟消费者对话、不了解这个市场的需求,但唯独忽略了最困难的是造车本身。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装置只是一部分,更难的东西可能是看起来很简单的机械,比如底盘、尺寸工程,车架,外表面的形状等等。
实际上,互联网思维比较擅长的是对消费群体显性需求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于用户隐性需求的了解和满足并没有优势,例如安全、环保。“显性需求只是锦上添花,而隐形需求才是根本,一旦消费者发现有问题,则会非常愤怒,而隐形需求的满足正是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