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在最近一年还频繁陷入负面。此前,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在重压之下被迫辞职。随后,该公司又掩盖了一次黑客盗取数据事件,造成5700万客户和司机的个人数据泄露。不仅Uber遭遇困境,滴滴出行的运营也遇到瓶颈。当资本狂潮冷却之后,企业的自然生长是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共享汽车出行领域还会面临法律、用户体验、政府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
Uber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此前烧掉的资金已经高达80亿美元。但是,它对资金的饥渴依然没有解除。日本软银集团提出的报价,对Uber的估值或许仅为480亿美元,较该公司上一轮融资时690亿美元的估值大幅折价30%。软银领衔的财团计划收购至少14%的Uber股权,获得Uber董事会中的两个席位,这笔交易的价值最高可能达到100亿美元,其中10亿美元为直接投资,余下90亿美元将用于收购现有Uber股份。
目前,收购财团中剩下的成员包括软银、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TPG、腾讯以及红杉资本。该财团寻求至少收购Uber流通股的13.4%,如果股票出售数量未达预期,投资财团可能加价或选择退出。但是,巨额的亏损和数据泄露事件都可能影响其估值。上周,Uber发布声明承认,2016年曾遭黑客攻击并导致数据大规模泄密。两名黑客通过第三方云服务对Uber实施了攻击,获取了5700万名用户数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包括汽车司机的姓名和驾照号码,用户的姓名、邮箱和手机,纽约检方已经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