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留在庞然大物的传统车企里,在燃油车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技术变革朝智能互联新能源车挺进,还是跳出原有的框架而颠覆性地创造新型汽车,这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人面临的选择。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谁将最终胜出,现阶段还无法揭晓答案。一时半会,这些造车新势力更多还是在制造一种想象的空间。美好未来的支撑点之一,便是在移动互联领域先行一步的手机产业。
苹果以颠覆式的创新,扳倒了爱立信、诺基亚以及摩托罗拉这三个手机巨头,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这一幕将可能在汽车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新端口上重演。造车新势力冀望通过互联网思维,打磨出更注重数据和用户体验的电动车极致产品,以此实现对传统车企的市场蚕食。然而,比起手机产业,与消费者性命相关的汽车产业明显复杂许多,技术和资金等门槛也更高,而且消费者对未来颠覆性的汽车的接受需要时间和过程。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标杆,特斯拉虽然刷新了大家对汽车以及其未来的看法,从汽车设计到商业模式皆以特立独行的先锋者姿态尝试去撼动传统车企的霸主地位,市值也甚至一度超过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但其在经营上至今尚未摆脱亏损的泥沼,在制造以及产能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难题待解。
当前,传统车企在车市里依然占有绝对性的优势,况且基于对汽车未来的预判,也已纷纷加快对新能源、人工智能以及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布局。未来,谁抓住时代的节奏,谁精准地掌握消费者的胃口,谁便有机会胜出。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阵营,将来都可能从中产生一两家巨无霸企业。随着竞争加剧,车市也将会把诸多造车者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