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安交通领域每天会收集大约2.5亿条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通过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车辆设计和道路设计上存在不少需要修正的地方。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高速上“提前对前方道路的情况进行预警”,提醒驾驶员调整车辆以减速和避让,防止连环事故的发生。
从驾驶人的正常判断看,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对行驶中车辆左右之间的距离估计不如前后充足,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这就提醒车辆生产企业和做智能化的企业,可以尝试进行研发,弥补人的不足,这些地方会有庞大的市场空间。此外,智能化的应用可对目标进行精准分析,可从根本上捕捉到阻挡车牌等行为,找出始作俑者。
中国每年在交通安全领域的投入达到万亿规模,但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也超过万亿,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智能化在汽车和交通上的应用。在“人工智能+交通”的分论坛上,来自学界、企业界的人士一致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必须依靠智能化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
通过国家重大项目的仿真平台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发现,防堵只能依靠“疏通”,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缓解。智能交通产业从业者们对“BAT”的切入进行了讨论,较为担心可能会颠覆这一产业。海信集团副总裁陈维强表示,从对已有的案例总结看,互联网大佬们更偏向资本运作,因此集团近几年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到8%,保持在2亿元/年以上,并维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