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舶工业改革转型升级

2017-11-08 02:02阅读:69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日,英国船舶经纪公司数据显示,年初至今,在今年预定将交付的2440艘新船中,只有一半已经完成交付。这意味着,2017年仅剩最后两个月,而手持订单中还有1220艘原计划年内交付的新船尚未交付。中日韩三大造船国中,中国船厂交付比率最低,未交付数量最多。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船舶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今年中国船厂已经交付了457艘新船,手持订单中预定今年交付的新船还剩703艘尚未完成交付,也即交付率仅39%,还有61%未交付。日本船厂今年已经交付了308艘新船,还有132艘尚未完成交付,交付率为70%。韩国船厂交付了242艘新船,还有67艘尚未交付,交付率为78%,在中日韩三国中交付比率最高。

未来需“渡难关”和“做强船”

那么我国船企如何应对船舶市场的低迷现状,在前不久,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在第五届理事会上分析认为,全球造船业产业格局正发生微妙变化,欧美、中日韩和新兴造船国家同台竞技,呈现出“橄榄型”的“三个阵营”竞争格局。同时,需求低位、调转升级、创新驱动、融资难题、风险防控将成为中国船舶工业未来10~20年面临的“五个常态”。“渡难关”和“做强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船舶工业面临的和核心任务。

在去产能方面,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化解过剩产能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还是需要继续推进;在跨界联动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与渔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发展;在培育新动能方面,要以绿色引领创新,智能推动创新,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等方面作出努力;在配套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产业链方面,标准先行,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在军民融合方面,着重破除体制机制不健全、技术转化率低、标准不统一的障碍;在融资方面,要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最大限度降低杠杆风险;在国际合作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以开放、包容、真诚、学习的态度,参与甚至主导船舶行业国际事务。面对新的船舶市场形势,我国船舶工业应顺应产业变革大趋势,以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结构调整着力点,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开拓产业发展新思路,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努力促进船舶工业整体向中高端迈进。

积极政策出台推动行业发展

受国际原油价格低迷、航运市场萧条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船舶市场近年来持续低迷,船舶工业面临巨大挑战。郭大成表示,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实施的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长江经济带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都将船舶工业作为重要领域进行了具体谋划和部署。在各方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船舶工业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使我国世界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郭大成认为,我国船舶工业近年来主要在以下方面表现突出。一是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国际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二是多措并举消化过剩产能,兼并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骨干企业优势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四是降本增效扎实推进,管理水平明显上升;五是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进,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

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2017年以来,全球海运贸易较为活跃,船队运力增长相对平缓,过剩运力进入消化阶段,航运市场出现一定回暖迹象。我国船舶工业目前依然面临很严峻的形势,在发展中面临较多的困难,如融资难、融资贵;海工市场仍然低迷,在手订单风险加剧;手持船舶订单量持续下降,连续生产面临挑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刚性上涨等因素叠加,大幅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拉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行业平稳发展。除此之外,船舶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造船能力供大于求问题仍较突出,品牌建设是薄弱环节,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船舶特别是海工装备配套产品本土化装船率较低,行业无序竞争时有发生等。他表示,我国船舶行业应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渡难关方面,应继续大力推进去产能和去库存工作;在由大变强方面,应在积极促进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建设人才队伍、完善产业链上发力。在“做强船”方面,我国相当一段时间将处于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迈进的阶段,应是“最具潜力的发展中造船大国”。

相关研究报告:

船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