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料电池汽车的消息在国内密集释放,跨国车企各车企开始相继推出燃料电池计划。丰田汽车宣布启动氢燃料电池车(FCEV)“MIRAI 未来”在中国的实证实验,同时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的加氢站也同时在常熟中心落成,丰田也成为首家探讨在中国引入燃料电池车可能性的车企。
韩国现代汽车与中国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韩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主题是探讨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现状和前景。现代汽车集团方面直言,希望借此进行正名——现代汽车才是全球推出第一辆氢燃料电池量产车的汽车品牌。这一幕十分熟悉,从纯电动汽车,到车联网、无人驾驶,每一项汽车新技术的市场化高潮,都是以跨国车企争夺进入中国的市场先机为开端。燃料电池同样如此,政策引导加速了这一技术从研发到商业化进程,而仍沉浸在纯电动汽车发展红利中的国内车企已经面临又一次未来机遇的挑战。
2017年可以说是燃料电池的元年,对于具有续航里程长、动力性能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等明显技术优势的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中国政府的政策倾斜也一目了然,除了在补贴上保持不退坡、双积分制的出台,以及新出炉的燃料电池8条国标也让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概念升温。燃料电池是汽车动力转型的必然方向,但中国的燃料电池研发严重落后于日、韩及美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车企要加大燃料电池的研发投入,同时氢能源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获得地位确认。只要这两项解决,中国这一次的追赶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