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准备在最近一两年将它们的成果落实。今年4月,奇点汽车发布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is6,按照计划该车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小批量生产,到2018年初正式实现量产。9月,游侠汽车召开供应商大会,宣布首款车型X1进入量产阶段;8月,车和家的首款轻型电动车SEV在其位于常州的第一生产基地下线;蔚来宣布其纯电动量产SUV车型ES8将于12月中旬上市。
抢喝“头啖汤”,这是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想法。意图很明显,车型上市时间越早,无论是在融资还是在市场布局方面,就越有主动性。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小鹏汽车新车下线的同时,其董事长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希望再融资200亿元。逐利是资本的天性,无论是VC还是PE,他们对回报周期都非常看重,而且有部分企业为了拿到资金,都是有对赌协议在里面的。能不能出成果,会影响到后续的融资甚至是生存。
因如此,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在忙着规划未来,但是你的资质在哪里?你的经销商在哪里?这些问题是当下摆在这些企业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上述被提及的新造车企业,无一拿到政府的“准生证”。也就是说,他们要快速地让产品落地,只能选择寻求“代工”。
中国的车企虽然多,但是能够为这些企业进行代工的优质资源并不多,更何况,新造车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本来就存在竞争关系,摆在他们面前,这一看上去较为容易的方式,其实并不容易。资金和资质只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两个方面,对于这些新创企业来说,汽车的产业链太长,长到如付强、谷峰所带领的爱驰亿维团队,虽然个个都是传统汽车人、个个在行业中都拥有多年经验,但要把控和平衡好整个产业链条,也都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