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将授权海马汽车使用其商标和相关技术,生产协议产品。初步确定协议产品的生产产能为5万辆/年。合作将持续到2021年年底,首款协议产品预计将于2017年年底前量产。小鹏汽车就宣布了独立建厂的计划。在广州肇庆市高新区规划用地3000亩、总投资10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产能为10万辆/年,计划于2018年下半年竣工。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选择海马汽车代工,是因为新建工厂赶不上第一款车上市时间。小鹏汽车选择代工的原因,主要还是没有生产资质。代工意味着快捷,一方面能省去初期设备厂房的投资;另一方面新进入者没有造车经验,而在汽车制造领域,其中的质量控制显然不是两三年的时间就能学会的。目前传统车企设定的纯电动车型的上市时间大致在2018年-2020年间,在此情况下,选择代工能帮助小鹏汽车尽快实现量产,以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一款汽车产品,从立项到落地需要经历研发、设计、制造、测试、量产等多个阶段,均需消耗大量时间和资金。而传统车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优势是互联网公司所不具备的。据了解,目前包括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云度汽车、前途汽车等在内的14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但互联网造车企业还未有一家拿到。
目前颁发的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仍未脱离汽车产业生态圈,资金实力、生产规模以及产品成熟程度,是考量一家企业是否具备新能源车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准,而互联网造车企业的不确定性,成为其受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