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拓单车专用道 将单车的绿色贡献发扬光大

2017-10-13 01:46阅读:73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单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共享单车在诞生之初基本上是以休闲和临时代步功能出现的,因为数量还不足以成为固定可依赖的日常工具。但是从新的统计来看,它的通勤特征已经显现出来。这意味着共享单车在大城市主城区的渗透程度已经非常高,高到走出家门就有车可用的密度。这样的替代效应,自然会把开私车、打的、坐公交地铁的可能性一点点取代。尤其是在城区密度大、极不利于机动车行停的紧张路面,共享单车是较有优势的。

共享单车之所以能承载起通勤的功能,也是单车企业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从共享单车一年来的发展历程看,经过一轮轮的资本消耗战,行业从当初的群雄竞争逐渐演化为巨头之争。二三流的品牌越来越难以生存,车辆越来越少,车况越来越差,进而引发消费者退出。经过一次次洗牌后,市民对共享单车品牌的认可和消费模式就会稳定下来。实力更强、规模更大的单车品牌,会让消费者不再担心骑车会有去无回。依赖单车往来通勤的模式就会因此而固化下来。

当然,市场竞争也会让商业考量压倒公益需求。比如为了争夺地盘,巨头们的投放会更加集中在热点地区,以至于产生过度饱和,停放混乱。相比之下,同样需要共享单车的城乡结合部、郊区一带,企业是不愿意投放的。即使偶尔有车也无法满足需求,因为郊区维护难、成本高、周转慢。此外,骑行群体规律形成大数据后,商家会更多地和消费场所衔接起来。用户很难指望共享单车单纯满足骑行需要即可,必然要更多接受车企的游戏规则。毕竟,车企瞄准的商业机会不在车而在人身上。

当前政府对共享单车的管控,不但数量上要求企业限制增量,还得在空间上进行禁停区管理,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工作,亟待持续细化。但是也要防止过度限制共享单车,以至于将其蜕变为固定场所的传统公共单车。若如此,互联网商业模式可能就会失效。既然共享单车已经对城市拥堵产生了有效的化解,那么就要积极开拓单车专用道,维护骑行者安全,将单车的绿色贡献发扬光大。

相关研究报告:

单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单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