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要看清楚为什么政府要伸出一只“有形的手”来干预市场,而且力度如此之大,到了不允许销售的程度。政府应该十分清楚,如果这样执行,将会造成大量资产损失、就业岗位得到破坏,产业链也会造成巨大震动。难道仅仅是为了把燃油改成电?或者仅仅是解决环境问题?关于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争议,首先要弄清楚政府禁售燃油车背后的原因。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各国都把电动车放到如此高的地位,禁售燃油车,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看到电动车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能源要由石油时代逐步转化为新能源时代,而核心载体就是电动汽车,和它相衔接的是新能源、智能单元、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共享式出行等众多新产业,所以那么多国家认准并下决心推动它的发展。
既然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禁售燃油车是大势所趋,如何落地如何操作则是行业最为关心的话题。从目前众多专家的观点来看,不盲目跟风,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提升技术目的,找准自己的发展节奏是较为主流的观点。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不能盲目跟进,一定要跟国家的能源战略相契合。“国家的能源战略很明确:立足国情,多元替代。如果大家把‘新能源’简单地理解为“电动化”,是不完整的。付于武还建议,应该正视混合动力,这是一条绕不过去的技术路线。中国制定燃油车推出时间表的时机尚未成熟,不必急于像欧美国家一样列出时间表。
制定时间表仅是政府的一种表态,有助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但电动汽车能否取代燃油车,关键还要看电池技术的发展情况。并且,欧美国家与中国国情也相差较大,欧美各国一些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很大,但我国目前化石能源发电的占比却高达70%,即使到2030年也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