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乘用车在华竞争分析

2017-09-15 03:48阅读:51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北京现代乘用车最近是风波不断,而此次停产事件已经是北京现代半个月之内第二次宣布停产。这背后直接的导火索则是北京现代乘用车业绩的大幅下滑,北京现代乘用车在2015年的总销量为106万辆,2016年累计销量为114万辆,但是,今年1-7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只有41.5万辆,去年同期销量为58.5万辆,同比下降29.1%,仅完成全年125万辆目标的33.2%,尤其是4-6月,现代在中国工厂的销售额就下降了64%,可谓是断崖式下跌。

业绩的大幅下滑,对乘用车这种对现金流要求较高的行业来说是非常致命的,直接影响经营的稳定性,虽然作为知名公司,企业的信誉可以缓解一下供应链上的财政压力,但是这种缓解也并非长久之计。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乘用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市场乘用车共销售2437.69万辆,同比增长14.93%,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乘用车市场。

韩系乘用车在华代表品牌当属现代与起亚。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得益于两个时机,其一是2010年开始的,中国国内对日系车的消费抵触终结了日系车在中国超过10年的好时光,日系车开始颓败,留出的空白市场则给了产品风格、市场定位相近的韩系车绝佳的机会。其二是2012年开始的,韩系车设计风格改变,流体雕塑式外形设计成为韩系车的代表符号,使得韩系车拥有了“时尚”的标签,俘获了一批年轻的消费者。

千讯咨询了解到,但是从2016年年中开始,韩系车经营开始显现困难,这与现代起亚搅和“萨德事件”有关,但也有其产品本身的原因。韩系车自进入中国市场,就重销量轻品牌,在这一经营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韩系车提供较高的性价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品牌投入不足,在面临市场变化时,品牌的天花板很快显现。

现代起亚属于中端车型,一方面我国国内自主品牌近几年强势崛起,对现代起亚在这种中端车企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退而求其次”并不是消费主流,大众消费倾向于升级到更高一层次的品牌,现代起亚的市场空间一部分也会被国际强势品牌大众、福特、通用等蚕食。在这两方面的因素夹击下,现代起亚的市场萎缩就是情理之中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萨德事件”影响下,北京现代销量直下;作为合资方的现代乘用车与北京乘用车在如何降低供应商成本的问题上也产生了严重分歧。内忧外患之下,北京现代迎来级别最高的总部空降一把手,正式出任北京现代乘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也是不到六年内,北京现代第六次迎来新任总经理。过去六年中,在北京现代总经理办公室当过主人的有白孝钦、崔成起、金泰润、李丙皓、张元新。

相关研究报告:

乘用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