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大市泉州,日前公布了《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次公示》,两条线路共72.46公里,且全部是地下敷设方式。在经济一大省广东,今年4月印发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地级市中山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一号线一期、二号线一期等,建设里程约 44 公里。这也意味着中山将成为广东第五个结缘地下铁路的城市。此外,广东还将支持珠海、汕头、江门、惠州、湛江等符合条件的城市有序发展适宜的城市轨道交通。
按照今年初公布的《河北省轨道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北省加快推进邯郸、秦皇岛、唐山、保定、张家口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适时报批并启动项目建设。在广西,未来柳州、桂林城市轨道交通也将起步发展。尤其是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分布着五菱汽车、两面针(8.810, -0.16, -1.78%)、金嗓子、柳工(9.080, 0.02, 0.22%)等著名企业,2015年该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了163万。按照规划,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力争实施柳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
今年1月,湖北宜昌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完成省内预评估,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上报国家审批。据了解,宜昌初步规划向国家申报轨道交通一期建设规划(2017-2023)为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共72公里。计划2017年取得国家批复并达到开工建设其中一条条件。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未来拟修造地下铁路(含轻轨)的三线城市约有50个,这些城市中,山东、河南、广东、安徽、河北等人口大省最多。
这其中,像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仍比较低,目前获准修造地铁的城市仍比较少。在未来在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有大量人口进入到城市内,再加上汽车的普及,地面交通日益拥堵,因此不少地级市也产生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