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分时租赁发展”,这给共享汽车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在产业和资本喧嚣的背后,专家认为,共享汽车在中国起步较晚,牌照、停车位、充电桩已成为制约共享汽车发展的三大瓶颈。

这几个月,29岁的深圳上班族黄小姐有了自己的新“座驾”,每天上下班、逛商场,她都会选择“佰壹出行”的共享汽车出行。事实上,作为城市公共出行的补充,共享汽车正在国内多个城市蓬勃发展,而各大共享汽车企业也开始“跑马圈地”:在北京,首汽集团的“Gofun出行”已经投放共享汽车10000多台,分布在核心城区的1000多个投放点;在上海,上汽集团与EVCARD合资成立的“环球车享”已投放运营6500辆;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在深圳,宝港能源、比亚迪、中兴、车普智能、联程等企业的2000多台分时租赁汽车每天活跃在街头。
企业的活跃带动了共享汽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达到3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到2020年,整体车队规模有望达到17万辆以上。共享自行车解决了零到十公里的出行,而共享汽车可以解决十到一百公里的出行。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显示国家已将共享汽车视为减缓大城市私人轿车快速增长的途径。共享汽车或将成为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一部分,为人们提供出行方式新选择。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获得政策支持,预示共享汽车将逐步进入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
因看好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深圳市宝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准备今年年底前,在深圳投放10000台共享汽车。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近来却遇到了挑战。由于受车牌指标限制,这一计划中共享汽车的投放数量被缩减到了4000台,而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企业实际获得的牌照只有900张左右。此外,共享汽车必需的停车场地也只实现了计划目标的15%左右,推进缓慢。在这之前,宝港能源的目标是获得200个左右的停车场地。
千讯咨询了解到,尽管政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但共享汽车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远比当初想象的多。而宝港能源面临的困境,正是当前中国共享汽车行业的缩影。共享汽车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牌照、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来说,卡脖子的不是钱,而是车、桩、位一体化的共享。宝港能源的遭遇说明,牌照紧缺是共享汽车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在牌照资源紧张的城市,这一矛盾更加凸显。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