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之际,智能交通行业随之踏入市场需求快速扩容阶段,并因良好的市场效益,被地方政府当作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智能交通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也意味着其前景日益明朗,发展形势大好。

从国内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九五”之前、“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十二五”。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呈现出三大特点。首先,智能交通应用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在集成应用方面已经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其次,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在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方面,与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换言之,政策的支持是智能交通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有力推手。
最后,智能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智能交通体系的完善表现在技术标准日益完善、智能交通产业初具规模等方面。在技术标准上,我国初步完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体系,为智能交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市场规模上,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
智能交通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安防领域的应用范围也非常广阔,仅以机场为例,全国大中型机场约100余个,按照每个机场建设10-20公里围界计算,市场容量就将在50亿元以上。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智能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未来5年中,中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中心将集公安交通GIS综合业务管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交通信息检测、GPS车辆定位、通信调度指挥及交通信息发布等系统于一体。
结合未来市场需求分析以及相关规划,未来几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有望保持20%左右的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到2021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80亿元。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智能交通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