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充电设施配建指标纳入规划设计规程,其中,办公类建筑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车位的25%规划建设;商业类建筑及社会停车场库(含P+R停车场)按照不低于配建停车位的20%规划建设;居住类建筑按照配建停车位的100%规划建设。
这个政策对于新能源充电设施企业来说,肯定是利好消息,随着政策落地,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市场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会出现大量增长。不过他也表示,无论是办公楼、商场还是小区,能否按照配额顺利配建充电设施,还要根据既有设施目前的电力情况来看。
如果要为新小区的每一个停车位配建充电桩,就必须在小区规划之处预留足够的电力条件,满足所有充电桩同时充电的需求,如果老旧小区和已经建成的办公楼、商场希望重新配建充电桩,就可能需要对电网进行一定的改造,避免大量用电后出现跳闸的现象。
除了电网负荷的担忧之外,还有对车辆的实际使用需求表达了担忧。虽然现在新能源车数量在不断增长,截至今年7月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14.14万辆,但是这些新能源车分散在北京全市,这就导致了热门商场、办公楼和部分小区新能源充电桩供不应求,但偏远商场与小区充电桩无人问津的情况。
这位运营商表示,未来北京新建的小区主要将集中在土地资源供应更加充足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往往位于城市的四环以外,周边商业布局还在不断完善中,充电的客流量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如果按照停车位100%的比例配建充电桩,或将出现闲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