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谈到中国造船行业,不少人总会将其与低附加值联系起来,但如今人们或许该改变改变这一看法了。以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集装箱船订单为例,这些船只要求同时具备传统廉价丙级锅炉油和环保燃料液化天然气驱动系统,属于双燃料系统的高附加价值船只而非廉价船舶。因此,在这个订单上落选,更令韩国感到五味杂陈。

当前中企建造的高附加值船舶越来越多,这符合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国际市场对船舶环保、技术等方面要求的提升,高附加值船舶正成为重要的竞争领域。而随着中国船企加快布局这一市场,积极推动技术水平的改进与提升,并加强国际合作、引入全球创新资源,中国造船行业在高附加值船舶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
千讯咨询了解到,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造船行业大国,而且随着创新能力的增强、结构体系的改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内需求的加快释放,中国正在加快转向造船行业强国。尽管目前受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中国造船行业面临着订单难接、利润下降、外部风险等问题,但就整体形势而言,中国造船行业仍将能保持优势,未来前景依然光明。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造船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就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造船行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船企拥有比日韩更低的成本优势;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造船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造船行业历经约10年产能过剩与贸易活动锐减的打击,如今该行业终于开始出现“根本性的转变”,换句话说,造船行业目前正在复苏当中。
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所回升,海运贸易需求略有增长。部分细分船型市场开始出现复苏,成品油船、中小型化学品船、支线集装箱船、液化气船以及特种船舶市场需求空间较大。预计2017年,中国造船行业完工量约40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有望比上年增长。面对着总体向好的前景,未来几年,中国造船行业到底能够实现怎样的发展?
《行动计划》给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力争步入世界造船行业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力争造船行业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和40%左右;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行业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进入世界造船行业先进行列。
相关研究报告:
造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造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造船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