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乐视汽车的状况让互联网造车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但后续的互联网初创企业在汽车制造的道路上愈挫愈勇。车和家首款量产SEV智能轻电在常州试生产下线。首款车型的下线,意味着车和家进入了量产前的准备阶段。随着试生产的深入,车和家的量产车打消了此前公众对互联网企业“PPT造车”的印象,但量产并非互联网汽车制造的终点,而只是起点,未来除了生产资质外,市场和产业链布局才将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这款车采用前后两座设计,尺寸小巧,可容纳两个人。此次试生产的SEV是根据欧洲L6e标准打造的一款全新智能电动短途交通工具,活动半径在30km以内,预计售价在4万元左右。根据车和家的产品规划,SEV产品将于2018年上半年量产上市。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作为纯电动汽车电池的技术最为关键。资料显示,SEV智能轻电将配备可拆卸的锂电池组和家用220V充电接口,实现便捷灵活的充电。最大的亮点就是可拆卸的电池包,在车尾完全可以拿下来进行充电,而车和家宣称的就是可以不依赖充电桩。
进入2017年以来,包括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造车企业步伐明显加快。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蔚来汽车发布了ES8,奇点汽车推出首款车型IS6。此外,云度汽车、威马汽车、太行、正道、小鹏汽车等都拿出了样车。不过,虽然样车已接近量产车,但站在汽车制造的角度,手工打造小批量产品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生产大批量、质量稳定、成本合理、有创新精神、体验好、消费者愿意买单的量产产品,互联网车企们首要拼的就是制造能力。
在同类互联网造车的企业中,车和家自建工厂确实进度最快。车和家仅用12个月完成第一基地工厂建设,相比同类工厂的建设周期缩短了3个月,这无疑抢在了其他造车初创企业的前面,接下来互联网造车运动将进入到靠产品竞争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