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结构看,重庆主城受长江、嘉陵江以及铜锣山、缙云山、中梁山、明月山等自然分隔,形成了多区域组团式城市布局,并且坡多路陡、地质情况复杂,造成了重庆城市道路交通桥隧比高,建设成本高于平原城市的特点。
在直辖之初,地方财政羸弱的情况下,采取贷款建设、租赁建设、收费还贷、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以求推动主城交通发展。其中,收费还贷成为了重庆持续推动主城区交通发展的重要来源。重庆最初采取的方式是设立收费站形式,2002年则统一改为重庆主城区机动车年费制。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重庆的规定主城区内机动车以“年”为标准,一次性缴纳2300元的路桥通行年费,而主城区以外的机动车进入主城区时,则按次收费,标准是 25元/天。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解释,“主城区路桥通行费”为重庆设立的一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依据为《重庆市主城区路桥通行费征收管理办法》缴费对象为通行主城区路桥的车辆所有者,其收入主要用于支付路桥的租赁费、路桥的维护管理费用和贷款的还本付息费用及路桥通行费征收成本。
对于重庆多年未调整路桥费,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认为,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主城路桥不断外移,从通车里程上看,收费标准是在下降,如从2002年至今,经过四轮改革和调整,纳入重庆市主城区路桥收费范围的道路以及桥隧已经超过1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