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了解,我国低速电动汽车产业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关键技术、品牌建设等方面,与海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来说,低速电动汽车发展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首先,在铅酸电池过渡到锂电池的趋势下,低速电动汽车企业面临着技术储备、供应体系、成本管理的多重压力。此外,在车身尺寸、车速设定、车辆安全、碰撞试验、生产装备及工艺等方面,每一项都需要重新考量、加大投入。
其次,低速电动车本是草根企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品牌意识,产品同质化严重,惯用“价格战”打法。在接下来的整合过程中,品牌厮杀、优胜劣汰在所难免。对于一些龙头企业来说,重新梳理子品牌架构和产品谱系,也是当务之急。
再次,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企业推出更加便宜的A0/A00级产品,且坐拥高额补贴的背书,将大举侵占低速电动车的生存土壤,竞争会更为激烈。
最后,倘若低速电动车未来按汽车管理,那么只有拥有驾照的消费者才可购买、使用低速电动汽车,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以往大量的潜在消费者将因此流失,整个市场将陷入“窒息”状态,产销量必将骤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提速,低速电动车的市场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技术投入上要加大创新力度,尽快扭转简单廉价的发展策略,以赢得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地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其中,智能化升级便是重要一步。
智能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各行各业都不例外。而低速电动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型代步工具,更是要紧跟潮流。从2016年开始,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潮流。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将不仅仅是产品性能和价格的竞争,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驾乘舒适度。智能化将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相关研究报告:
电动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