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在“2017上海国际共享汽车大会”上,行业领跑企业围绕分时租赁、共享出行的主题,就未来市场投放、分时租赁的规模与盈利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作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共享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环球共享汽车享首席市场官黄春华表示:“目前为止,EVCARD已进入全国31个城市,投放运营的有20个城市,包括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南京、武汉等。截至7月底,我们在线上投放运营的共享汽车辆有13000多辆,投入运营租还热点达到5200个。到今年年底,EVCARD将有3万辆共享汽车的规模。”

据千讯咨询了解到,下一个千亿美元市场将是分时租赁,必然引来众多分食者。分时租赁行业有着较高的行业门槛。首先是资金,相比共享单车模式,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成本是单车的几十倍;其次,牌照资源、共享汽车位资源并不是靠钱就可以驱动的;再者,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是许多企业要去探讨的,商业模式将成为分时租赁企业最后的盈利点。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快速跑马圈地、盲目扩张并非可持续发展,未来共享汽车需要实现与不同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需要让用户从拥有共享汽车到使用一辆共享汽车变得越来越方便。面对前景无限的共享汽车“蓝海”,EVCARD、Gofun出行、轻享出行等众多分时租赁厂商一致认为,到2020年中国市场分时租赁共享规模能达到30万辆以上。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共享汽车仍处于初期摸索阶段,商业模式并不成熟,行业仍面临着较高的初始投资与运营成本、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车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分时租赁这个行业不像共享汽车,它是有资源壁垒的,包括共享汽车位、充电桩这些东西。另外,这个行业是重资源整合的行业,对于新进入行业者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不过,对于新玩家而言也是有利的,比如说前人踩的雷能给我们一些经验,我们希望能够走出不同的路。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就整个行业规模与盈利,整个行业普遍性盈利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但不能排除其中细分市场、细分区域的同行会率先盈利。我们预计整个市场规模大概在40万到50万辆,未来关键的一点在于客户体验,只有形成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形成共同的话题,才能推动产业上、下游盈利。
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