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自行车一度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自行车与手表、缝纫机并列,成为当时中国家庭结婚必备的“三大件”。飞鸽车业的前身,即是天津自行车厂,其生产的“飞鸽”牌自行车,一度畅销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从70年代开始,自行车逐渐普及,到了90年代,国内通勤类自行车的销量达到高峰。在高峰时国内自行车的年销量大约在300万辆到500万辆之间。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车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自行车在交通工具中的“王者地位”开始逐渐动摇。多位自行车制造企业人士均表示,如果剔除运动型自行车、山地越野型自行车等,仅以通勤类自行车来看:近年国内市场的销量,可谓逐年下滑。目前富士达国内市场年销量已经从高峰时的200万辆滑落到120万辆,跌幅达40%。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自行车生产企业纷纷转战海外市场。目前,飞鸽40%的销量在海外,而富士达海外市场销量占比更是高达95%。
就在国内自行车市场从高峰跌落谷底之际,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市场变量正在悄然发生。2015年6月,以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色彩不一的共享单车遍布在各大城市街区,一场共享单车行业的“跑马圈地”之争可谓如火如荼。
今年上半年共享单车用户增长迅猛,继一线城市市场爆发之后,二线城市新增用户占比超四成,已成为最重要的共享单车增量市场。同时,共享单车日活跃用户规模已与出行用车基本持平,在一线城市覆盖率已增至8.04%,为出行用车的1.5倍。2017年第二季度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超过326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