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京沪线都是中国民航收益率很高的航线,而随着“复兴号”提速,民航则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铁路提速对于航空肯定会带来冲击,不过以往铁路主要抢夺普通乘客,因为这部分乘客时间较充裕且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在目前航空延误率较高的情况下,‘复兴号’在京沪线上实现350公里时速商业运营,对于商务旅客来说也具有较强吸引力。
“复兴号”在京沪高铁运营,不仅将时间压缩到4个多小时,且全程可以使用手机,也基本不用担心列车延误或取消等问题,所以肯定会分流民航旅客。不过,虽然“复兴号”对民航会有影响,但主要是在雨雪天气较多的夏季、冬季,不会冲击民航的核心旅客。
从京沪高铁2011年6月30日通车至今已有六年多了,京沪往来市场民航和高铁的旅客群体在两种方式之间的流动基本趋于稳定,“复兴号”投入运营对民航市场影响有限,肯定不会产生2011年出现的高替代性冲击。针对民航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高铁,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铁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民航和高速铁路的关系应该是竞合而非竞争,多建一些类似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跨界”项目,进一步扩大民航和高铁的便利换乘节点。
让旅客能便捷地在两种交通方式上选择和切换。民航和高铁互补彼此短板、扬彼此长处,以综合大交通的高度去审视和解决彼此现阶段的内耗问题,尽快变竞争为竞合。实际上,早在今年7月,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京沪高铁纵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客流需求旺盛,运营六年来,累计运送旅客超过6亿人次。“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